close

惡人  

基本資料:


片名:

悪人、惡人

導演:

李相日

片長:

139 Min

國籍、年份:

日本、2010


簡評:


  【惡人】這部電影可以拆解成兩大部分:杜斯妥也夫斯基《罪與罰》文本重現,以及鄉愁(nostalgia)作為主題。


  在小說《罪與罰》裡面,貧苦大學生不慎殺死惡質房東太太和房東妹妹,從此不斷在罪惡感中痛苦掙扎;因為和從娼少女的相識,而向警方自首並且走出折磨自身的懲罰-罪惡感。而【惡人】的故事描述了住在鄉下的工人祐一失手殺死網路上認識的女性佳乃,因罪惡感而苦惱;因和另外一個網路上認識的女性光代接觸而開始了逃亡的生活。就故事的前半段而言可以說【惡人】的文本就是從《罪與罰》而來。這可以從以下幾點看出:


  第一、名為惡人,但作為觀眾投射對象的主人翁身上無法感受到「惡」或是「邪惡」等負面的特質。【惡人】以及《罪與罰》的主人翁一開始皆無殺害他人之意:甚至奪去他人生命都是基於失手殺人下的產物。至於為什麼會和被害人有所爭執或衝突?這是因為《罪與罰》中的大學生以及【惡人】的工人祐一都是有所殘缺之人,而在被害人身上似乎都可以得到他們所欠缺之物,這個主人翁所欠缺的東西正是引起加害人與被害人之間起衝突的動機。大學生貧困而房東太太藏有許多「珠寶與現金」、祐一沉默、孤獨而佳乃和男人廝混、身邊不缺沒有男人陪伴。除了孤獨外,在祐一身上更是加上了許多象徵缺陷的特質:低社會地位的工人階級、隔代教養、欠缺社會互動、活在逐漸老化的日本沿海鄉下。而被害人佳乃身上則可以辨識出與這些對立面的特質。正因為這樣的衝突,使得兩造衝突成為可能,也因為這種劣勢使加害人帶有令人同情。


  第二、被害人皆有其可恨之處:在【惡人】中,被害人之所以會遭受殺害可以說是自身遭致,而《罪與罰》房東太太也因為放高利貸以及吝嗇刻薄而遭大學生痛恨。雖然在主人翁身上看不出「惡」,但是【惡人】不乏令人討厭的角色:作為頭號嫌疑犯的旅館小開、亂賣藥物欺騙鄉下地方老人的半仙或是對於加害人家屬緊迫盯人的冷血媒體。這些角色作為故事的支線使得主人翁的處境更讓人覺得可憐、可原諒。


  第三、同樣帶有缺陷、或是欠缺某種東西的女性帶來的救贖也是這兩部作品共同的主題。《罪與罰》中是貧窮與娼妓的相互接納,【惡人】則是祐一與光代這兩個寂寞人的互相接受。


  電影【惡人】是改編自吉田修一的同名小說,作者吉田修一的故鄉「長崎」正是惡人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而這個背景則帶出了鄉愁(nostalgia)此一主題。女主角光代描述自身從小未曾離開過這條幹道,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就業都在同一條路上的那段話最能突顯這種人與土地的緊密連結。佳乃的父親與顧客的對話就帶出子女成年後遠離鄉下的父母跑到城市這個常見的現象。至於人口高齡化作為鄉下的一個特色時,祐一的外婆遭到假醫生以及流氓的脅迫則令人為老人的處境感到難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ebura 的頭像
    nebura

    [Adoxography]

    neb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