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片名: |
星空 |
導演: |
林書宇 |
片長: |
100 min |
國籍、年份: |
台灣、2011 |
簡評:
星空這部電影的故事是虛實交錯的。實的部分描述現實的殘酷,虛的部分則盡可能以可愛、美好的元素來豐富這個不太美好的世界。製作團隊在電影結束後以《星空》會本的插圖配上五月天的歌曲「星空」向原作者幾米致敬。這項安排當然是具有巧思且貼心的,但是意外的令人聯想到【星空】這部電影的另一種可能性:以動畫電影的方式呈現。
10/23前往新北市電影藝術節在三重天台戲院的活動,在電影【夜的故事】播映之後,主辦單位進行了一場簡單的座談會。主講人提到了只用這部電影剪影簡單的線條卻能創造出豐富的表情、動作乃至情感,進而提到近年來3D動畫大行其道,尤其Pixar、Dream Work等每年暑期檔推出的作品,以電腦繪圖進行擬真。主講人指出,觀眾在讚嘆擬真技術進步之餘,卻少了那麼一點對於「奇觀」的想像。擬真的對手畢竟是真實,觀眾可能感受到的最大驚喜僅停留在「好逼真!」就【夜的故事】作為例子,這部電影類似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結集諸多不相關的短篇,共同點在於這些短篇故事的題材都是幻想取向。軟體層面的故事是幻想的,而硬體層面的表現手法亦以動畫為表現。使用動畫的優勢在於色彩、形狀不受現實景色、人物表現所拘束。
【星空】片尾Cast跑工作團隊佐以幾米插圖時,很容易讓人直接與電影中的實景真人構圖比較。這時很容易產生如下感想:實景真人的畫面不若幾米插畫來得天馬行空、色彩繽紛。比較下來電影版本似乎就「遜色」了一些。例如到山裡爺爺的小屋,插圖裡面的小屋內部很明亮、飾品則色彩豔麗,屋內盡是美好的回憶;而電影版本當中卻死氣沉沉,只是沒了主人的屋子。
於是,將幾米的插圖動畫化也許是一種更貼近原作的方式。更亮麗的色彩、更天馬行空的背景……更加不受到現實的拘束。唯一要擔憂的是生產層面考量,動畫製作成本不菲,相較起來真人實景製作似乎便宜多了。另一方面來說,動畫電影造價雖貴,但【海底總動員】、【玩具總動員3】屢屢衝擊全球影史票房。反觀本土動畫【蝴蝶夢:梁山伯與祝英台】、【紅孩兒:決戰火焰山】、【海之傳說:媽祖】、【靠岸】那悽涼的票房,教投資者怎麼放心把銀子砸進去呢?於是我們還有另一個方法可以嘗試:描述殘酷的部分以真人實景攝影、描述脫離現實的美好部分則以動畫方式呈現。結果整部電影看下來讓人最有感受的,竟然是End Credit的橋段。
--
p.s.
非常感謝【17MOVIES】提供的特映會電影票
p.p.s.
主講人提出她看這部電影的三個面向:跨族的愛情、創作人的天馬行空、適合用動畫手法的幻想故事。
【夜的故事】中我最喜歡的兩個短篇是:「冒險者來到地底亡者國度」與「西藏公主以及說話的馬」兩篇;前者那種自由不羈的靈魂令人喜愛、後者則是帶出故事中人物的缺陷以及故事的不完美。
p.p.p.s.
當初在特映會活動留言上,題目要求參加活動者寫下印象最深的星空。我寫下的是:「我懷念的是聽見海潮之聲的台東都蘭星空,耳中響起的是Coldplay的Ye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