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ob  

基本資料:

 

片名:

時空攔截、Jacob’s Ladder

導演:

Adrian Lyne

片長:

113 min

國籍、年份:

USA、1990

 

簡評:

 

下文有關鍵劇情

 

  有篇科幻故事是這樣的。某日街道上喇叭聲大作,孩子們興奮地跑到路上。人們驚訝於眼前的景象:雷龍出現高樓大廈間、三角龍走在車陣中。而人們怎麼也觸摸不到史前巨獸。倏地,恐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長毛象、劍齒虎。很快地,又變成原始人、穿著古代衣服的人走在路上。不變的是,這些不屬於這個時代的物種總是觸不及,也無法進行任何溝通。這時有人滿臉哀悽地說:「唉。地球就快滅亡了,我們看到的是瀕死地球的走馬燈啊。」

 

  並非所有的電影都像【日正當中】 (High Noon, 1952)那樣故事中的時間與現實時間流逝一致的。走馬燈架構便是將這種時間錯覺放大到極致的一種,意即,觀眾所目擊的兩個鐘頭不過是意識消逝前的剎那。20年後,只要提到「死前走馬燈」結構的結局(*註),這部電影還是經常被提起來。

 

  少為人所提及,但【計程車司機】 (Taxi Driver, 1975)可能也隱藏著這種結構。Robert De Niro飾演的退伍軍人Travis無法與任何人建立關係,孤寂疏離狀態使他逐漸產生仇視社會的傾向。鑽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Travis為了解放未成年妓女,隻身殺進馬伕控制的公寓。在影像的結尾,Travis收到少女父母的感謝信,報紙表揚他的善行,而一度遠離的女主角則重返他的身邊。Roger Ebert便指出其中一種解讀:Travis已經死在槍戰現場,之後觀眾看到的,只是他死前與異化世界和解的希望。

taxi-driver-robert-de-niro 

  【時空攔截】中有三種不同層次的驚悚。在最顯而易見的層次中,獨特的怪異風格衝擊觀眾的視神經,尤其表現在著名的醫院場景。這個場景也因為影響了日後的沉默之丘系列而廣為所知。在第二個層次中則利用文字敘述呈現美軍化學實驗的惡果。至於第三個結構,則是夢中夢的敘事。至於走馬燈,則是技術性將這些互相矛盾的驚悚全部蓋括的大架構。

 

  有部與夢境、意識相關的科幻電影同樣有夢中夢的結構,在那部晚近的科幻動作片中認為越往深處,離現實越遠便越惡劣,設定中稱之為「地獄邊緣」 (limbo)。若以簡單的比喻,現實像是水面,而不斷下探則是越來越深的夢境。劇中主人翁總是皺著眉頭,不斷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浮回水面的現實?或者被困在永恆般的夢境之中?於此不同的是,【時空攔截】則告訴你連同「真實」是一層層的惡夢,唯一的解脫卻是較深層的「夢」。

 

  除了走馬燈結構與醫院場景常為人論及外,迷失於無法清醒的惡夢是比較少為人提及的傑出表現。發高燒以及惡夢般的醫院場景後,主角回到家人身邊,還把「現實」發生的總總當作一場夢。也因此他聽到「醒醒吧」聲音時,便留下了眼淚。

 

  前面提及的語言塑造的恐怖在這裡也發揮相當作用。有時告訴觀眾:「主角根本沒有參與越戰,有精神疾病的他們只在後方兵營裡」;有時則是「因為實驗結果使主角產生幻覺,進而促成暴力行為」。每一種論述皆如此真實,致使與真實不相容的非現實影像都有了解釋,也讓「第二層的現實」(也就是與觀眾接觸時間最長的部分)變成無法逃離的惡夢。

 

  最後觀眾可以留意到導演在夢境中也有提供足夠的聲音線索以及影像線索。劇中安排了三個不同角色提醒主角「已經死去」。還有綁架主角到車上的橋段,可以注意到車牌號碼是顛倒的,宛如從鏡子裡看出去一般,這個隱藏在日常的非日常訊息多少透露出一些不尋常意味。

車牌     

--

*註:

運用這種走馬燈架構的例子包括:

怵目驚心28天 (Donnie Darko, 2001)

Donnie_Darko_poster

離魂 (Stay, 2005)

stay_poster

大獵逃 (2008)

The_Escapist_2008.jpg

索命條碼 (2010)

repo man   

殭屍 (2013)

Rigor-mortis-post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b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