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皮克青春.jpg  

一個社會學角度的觀察 

基本資料 

片名

皮克青春

導演

陳大璞

片長

85 min

國籍、年份

台灣、2011 

簡評: 

  面臨基測的國三生阿森遇到了熱愛搖滾樂的阿廣、阿慧、阿一等人,因為受到少女阿慧的吸引,因而加入阿廣等人的樂團。背著家人的團練過程中,逐漸引發與家人間的摩擦;同時也陷入「他愛她愛他」難解的青春三角習題。 

  這部電影裡面的搖滾樂意象可以從兩方面來觀察:首先就法國社會學家 Pierre Bourdieu秀異」(distinction)的概念可以作一個社會階層差異的象徵。Bourdieu主張興趣這種東西附隨著社會階層。個人透過其食衣住行育樂來表現其社會地位。舉個例子而言,高爾夫球是有錢人的玩意兒,撞球場則是浪蕩子出沒的不良地方。電影裡的安排也未能跳脫出Bourdieu的觀察,家裡賣麵的、開雜貨店的小孩就是聽搖滾樂;而開診所一家的孩子學的就是古典音樂。

  接著,與其說【皮克青春】是一部青春題材的電影,不如說這部電影的每個橋段都有父權(Patriarchy)的幽靈徘徊著。暴君般的祖父替兒子甚至是孫子做好了所有的安排,介入家庭、學校每一層的生活。搖滾樂和初戀是對於這種壓迫的出口;在這個主旋律下,搖滾樂以及青春的樂團戲碼變成了反抗權威的象徵。翻開搖滾樂發展史可以發現搖滾樂的起源跟反抗權威是如影隨形的。源自於黑人傳統的音樂、充滿了性暗示擺動的身體到嬉皮的共同語言,搖滾樂簡直是大逆不道代名詞。搖滾樂原先的意涵便複製出現在這部電影裡面與主要腳色之間。

  關於秀異的社會學背景只是刻板印象複製,但關於父權的社會學背景就顯得難免有時代感錯亂。這個時代還將搖滾樂多少家長將搖滾樂視為洪水猛獸?又哪裡找得到將Jimi Hendrix的專輯作為「定情之物」的中學生(如果真有的話我可是非常、非常地羨慕)?

  有趣的是,兩個社會學面向的背景在三個配角身上產生了交錯,出身於中低階層的阿廣、阿慧、阿一既是較為下流「搖滾樂」的消費者,他們的父親在電影中也都「缺席」;父親的缺席使父權失勢與中低階級的消費之間似乎有未明言的聯繫。

  最後父親跟兒子在生命重要的時刻各自暫時取代了對方的腳色。重拾皮克(pick)對父親而言是一次重返青春;對兒子阿森而言在醫院擔起「兒子」的角色則帶有成長到現實的意味。我認為這個假青春之名,行透視父權之實的作品有個不脫俗的結局。

--

電影海報由國內知名插畫家可樂王設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b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