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ception2.jpg 


基本資料:


片名:

Inception、全面啟動

導演:

Christopher Nolan

片長:

148 min

國籍、年份:

USA2010


簡評:要用什麼標準來看【全面啟動】?

 (內有關鍵劇情)


這一切都要從【黑暗騎士】說起。


如果沒有釐清對導演的期待,很難在步出電影院第一時間表達對於這部電影的感想。這種心情並不是第一次出現:上次看完【黑暗騎士】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感覺。


該如何評價【黑暗騎士】這部作品呢?腦海中拼命的想著導演之前的作品、還有類似題材的作品不斷地進行「比較」。如果沒有不把一部作品放進由其他眾多作品/文本建構起一個座標,一部作品就沒有立足之地一樣。


Christopher Nolan本身的作品而言,比起【黑暗騎士】我更愛跳躍敘事的【記憶拼圖】(Memento, 2000)或是【頂尖對決】 (The Prestige, 2006)


若是提到Batman系列的電影,我更愛Tim Burton的【蝙蝠俠大顯神威】 (Batman Returns, 1992)。*註1

 

就警匪片/犯罪電影而言,【黑暗騎士Christian BaleHeath Ledger兩位角色顯少互動,看不到【烈火悍將】 (Heat, 1995)Al PacinoRobert De Niro兩位不到十分鐘的同台飆戲那種足以令觀眾興奮上好一陣子的對手戲。Michael Mann鏡頭下冷冽的LA以及疏離的人們給人的印象也強烈於陷入渾沌的Gotham。*註2

heat.jpg 


  不難看出來,整個觀影的切入點,都從「比較」開始了。一樣的情形也發生在看過【全面啟動】之後。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一部電影無法被當作一部「獨立的作品」?


Christopher Nolan為我們植入的是先入為主的期待 


從觀眾對於導演、作品的追尋的行為中,也許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的「處女作效應」。這個字眼是筆者自己原創的,筆者為它下的定義是:觀眾會自己找尋當初處女作中帶給他們最大衝擊的元素。像是Christopher Nolan的破碎敘事,甚至是「結局逆轉」(Twist ending)。只能說是這樣印象太過強烈以至於觀察「期待」在他的作品中看到這些組成成分。這些元素變成了觀眾們討論起該導演的起點。這些從處女作中找出來的元素,是標籤、是觀眾理解創作者的基模(schema)、是一種便宜行事的產物。就算是討論【全面啟動】的敘事結構,也不乏從「一反導演先前令人驚豔的剪輯與說故事方法,本片在故事上是直敘」講起的觀眾觀點。

 

另外一個類似的例子大概就是最近導【The Last Airbender】的M. Night Shyamalan。


倘若在後來的作品當中看不到這些元素的話,會變得不知所措。破碎敘事?當然是有的。但是像【記憶拼圖】中那種WTF那種成分呢?不知道怎麼理解這部作品的情況下;只好信手拈來相關的概念來跟這部作品比較了。


被犧牲掉的原創性

 

  早在上映之前,就可以從新聞稿或是討論串裡面看到觀眾們拿哪些電影或是作品來比較:

【007系列】;【男人的鬥爭】(Rififi, 1955)【魔域煞星】((Dreamscape, 1984)【駭客任務】(The Matrix, 1999);【香草天空】(Vanilla Sky, 2001)*;【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 2002)日本動畫導演今敏的【盜夢偵探】(パプリカ, 2006)【紐約浮世繪】(Synecdoche, New York, 2008)等。

 

  在這種自動化的找尋關聯性歷程中,【全面啟動】當中的每一個元素都可以發現其他作品的影子吧……被犧牲掉的是什麼呢?當然就是這部作品的原創性了,以及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作品)的完整性。


*註1:

  在Hero Complex Film Festival(2010/6/12),Christopher Nolan出現在放映了他的之前作品【黑暗騎士】【針鋒相對】兩片聯映後的現場座談上,親自與觀眾大談他的創作靈感。

  Christopher Nolan並提到他對於Tim Burton版本Batman的看法:「我認為Tim Burton版的蝙蝠俠非常出色,但個人風格太過強烈。仔細回想起來,這種作法對一部片廠強片來說是相當瘋狂的。儘管我很喜歡Tim Burton版的蝙蝠俠,但我認為它留下了某種缺口。」

*註2:

   雖然我認為TDK終究是要成就Batman而不是JOKER,只是這成了一場事前張揚的喧賓奪主事件

  同樣地,【全面啟動】裡面眾多角色似乎也都是只為了成就Cobb(Leonardo DiCaprio)的零件,因為他們欠缺自身的歷史、動機,在夢境裏純粹到不免令人懷疑這些角色是否只是Cobb的投影(projection)、或者只是他內心的回音?(或者說...他們還真是襯職的職業傭兵啊...襯職是不搶功,專業則是無慾無求空白石板一般地進出夢境。)

  事實是,若以Cobb為核心,觀眾只能看到其他角色是Cobb這個核心幅射出來的點;點與點之間是相互獨立的。觀眾鮮少看到獨立的點之間的互動,他們之間一兩句調味料式的吐槽或者打情罵俏代表不了什麼。

*註3(裡面提及電影【香草天空】、【贖罪】的關鍵劇情):

  在【全面啟動】中,使用法國香頌歌手Edith Piaf的歌曲「Non Je Ne Regrette Rien 」(中文翻譯成:不、我一點都不後悔)作為回到上一層的提示音樂。

  幾部虛實交錯的電影也有有類似的設計:例如【香草天空】裡面David的夢境重新讀取,從到離開Sofia家的隔天(那個存檔點),當Sofia到街頭攙扶David起來、兩人看到香草色天空時(表示著美好生活的開始),可以聽到機械運轉的電子音,那表示了冬眠機械在運作Load存檔點這項動作。

  又如【贖罪】裡姊姊與情人Robbie事實上是再也沒有見過一面,且兩個人都在戰爭期間往生,但白色連身裙金髮女孩Briony在用創作的方式為她們創造出美好結局時,可以聽到背景打字機的聲音。

  當不連續的畫面暗示著不同的時空、或是意識時,某些音效總是可以給觀眾一些提示的。這些細節製造了一些觀影額外的樂趣。

(不知不覺,註打得快要比本文還要多了,這實在不是什麼好習慣。)

Relativity ESCHER.jpg 

↑著名荷蘭畫家M. C. Escher的畫作,在【全面啟動】中也可以看出這種風格的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b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