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化啟示錄.jpg 

 

南方朔先生在這本書裡面扮演「有使命感的知識份子」的角色。像是〈文化秩序和評論家傳統〉這篇就帶有這種色彩。作者認為優質的文化方能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而「評論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少數知識份子與多數民眾之間的橋樑。這提醒了我一件事:對話是很重要的。知識份子不必曲高和寡,而身負溝通的新物種即為「評論者」。就算文化涉及的面向很廣,透過知識份子或是評論者,民眾可以得知:也許有其他可能性、其他可行的作法。視野得以更加寬廣、生活型態也不會被侷限在特定框架之中。

 

  因此,成為評論家的第一步是:豐富個人的語言庫。這涉及廣泛的視聽以及閱讀。這樣視野才會寬廣,在面對特定困境時便可信手捻來他山之石。接著,廣度之後必須兼顧品質。這時該做的已經不是大量吸收,是反覆咀嚼。加上個人的人生歷練產生個別化的獨特意義。

 

  文章中是否需要涉入個人經驗?這點見仁見智,我自己過去是盡量避免。當我看到別人文中提及的個人經驗,通常的反應是「沒人問你這個」。

 

  最後也最難的需求是表達能力,正如同前述評論者的角色是橋樑,因此必須要精通「兩種語言」。讓不同階級、膚色、性別、年齡跨越框架的人皆能理解評論者所操的語言。

 

--

同樣是觀察社會文化的作者,《遊戲化社會》的作者觀察的對象是日本社會,也不若南方朔先生這本帶有強烈的目的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ebura 的頭像
    nebura

    [Adoxography]

    neb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